018
厨房悖论
周六傍晚的霞光透过苏晴雨公寓的落地窗,在开放式厨房的大理石台面上流淌成蜜色河流。她系着草莓图案的围裙,正与锅里的糖醋排骨进行激烈搏斗——油星溅在香槟色连衣裙上,形成抽象派艺术般的斑点,与顾衍舟送来的白色郁金香构成奇妙反差。
"物理公式能计算糖醋汁的浓度配比吗?"苏晴雨回头,看见顾衍舟站在厨房门口,手里提着印有"精密仪器"字样的保温箱,与她凌乱的烹饪现场格格不入。他今天穿了件浅灰色羊绒衫,金丝眼镜换成了玳瑁框,少了几分实验室的冷峻,多了些居家的温润。
"经热力学计算,糖醋汁的最佳浓度为15.7%,糖酸比3:1,沸腾温度控制在98.3℃可避免美拉德反应过度。"顾衍舟打开保温箱,里面整齐排列着六个玻璃罐,分别贴着标签:"白砂糖(纯度99.8%)""陈醋(总酸≥5.0g100ml)""生姜(辛辣素含量1.2mgg)"..."我按《中国烹饪大全》第378页配方优化了参数。"
苏晴雨看着这些比实验室试剂还精确的调料,突然笑得直不起腰,手里的锅铲差点把排骨甩出锅外:"顾教授,你是来做饭还是来做实验的?要不要再用分光光度计测测酱油的色号?"
顾衍舟的耳尖泛起红晕,像被加热的金属丝。他默默接过锅铲,动作精准得像操作原子力显微镜,糖醋汁在他手中翻涌出规律的漩涡:"其实...我查了菜谱视频,练习了17次,失败率64.7%。"他突然指向吊柜,"第三层左数第二个罐子,里面是我特制的淀粉水,浓度23.5%,勾芡效果最佳。"
苏晴雨依言取下罐子,发现标签背面用铅笔写着极小的字:"第18次实验成功品"。她突然想起他笔记本里那只画歪的黄蝴蝶,心脏像被慢炖的浓汤,咕嘟咕嘟冒着温暖的泡泡。
当物理系教授遇上文学系厨娘,厨房变成了奇妙的战场。顾衍舟坚持用电子秤称量每样食材,苏晴雨则凭感觉随意添加调料;他用游标卡尺测量排骨长度确保受热均匀,她却觉得"大小不一才有家的味道"。冰箱上的计时器成了两人的停火协议——当糖醋排骨的焦糖色达到Pantone18-1431TP色号时,顾衍舟宣布:"可以出锅了,误差在允许范围内。"


